洞察新消费人群 思考品牌解题之路
- 分类:营销传播中心
- 作者:段怡然
- 来源:易合博略
- 发布时间:2022-06-08 20:0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作为当前消费市场话题度居高不下的人群,Y世代广泛意义上被定义为1980到1995年间出生的人群,在我国的人口规模约3.15亿人;Z世代为1995后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我国人口约为2.33亿。当前,Y世代仍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在细分领域,我们看到Z世代已经开始引领消费趋势的变化。随着Z世代逐渐步入职场,可支配资产提升,他们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有力增长点。
洞察新消费人群 思考品牌解题之路
【概要描述】作为当前消费市场话题度居高不下的人群,Y世代广泛意义上被定义为1980到1995年间出生的人群,在我国的人口规模约3.15亿人;Z世代为1995后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我国人口约为2.33亿。当前,Y世代仍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在细分领域,我们看到Z世代已经开始引领消费趋势的变化。随着Z世代逐渐步入职场,可支配资产提升,他们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有力增长点。
- 分类:营销传播中心
- 作者:段怡然
- 来源:易合博略
- 发布时间:2022-06-08 20:09
作为当前消费市场话题度居高不下的人群,Y世代广泛意义上被定义为1980到1995年间出生的人群,在我国的人口规模约3.15亿人;Z世代为1995后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我国人口约为2.33亿。
当前,Y世代仍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但在细分领域,我们看到Z世代已经开始引领消费趋势的变化。随着Z世代逐渐步入职场,可支配资产提升,他们将成为未来消费市场的有力增长点。
因此,对于《2021新消费人群洞察》中,Y世代与Z世代所展现的消费特征、世代间的区别以及相应带来的趋势,我们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并带来消费人群趋势背后,品牌的应对思路。
Z世代自带“抗网红”体质
Y世代与Z世代成长过程中的消费环境背景有较大差异。Y世代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虽然社会逐步开放使得人们的消费水平得到提升,但仍处于较低阶段。而Z世代则生长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的时期,在他们出生的15年间及此后的10年间(2010~2019),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快速提升,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Z世代在较为年轻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与商品供给。
我们可以将Z世代看做与信息爆炸和社交媒体共生的一代。这使得他们对消费内容有一定天然的「脱敏」性。即使是风头正热的产品,他们也会保持自身的判断力,并不会单纯的盲目跟风。
举例来说,在对网红食品的尝试方面,Z世代相较于Y世代就更为理性。据TalkingData用户调研数据,Z世代选择想打卡所有网红食品的仅有4.8%,而Y世代有10.3%,选择只尝试自己感兴趣的网红食品的Z世代则略多于Y世代。
购买网红食品的原因显示,“喜欢尝试各种美食”和“满足好奇心”都是Y世代和Z世代尝试网红食品的主要原因。但相较而言,Y世代认为网红食品的品牌或产品理念更吸引自己,也有更多人是跟风购买,而Z世代则更可能因为一个有趣的广告而心动。
包括带动中国运动时尚品牌发展的“国潮热”。据TalkingData的用户调研结果,购买过国潮品牌的Y世代和Z世代占比几乎相同,但购买原因上,Y世代更多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或者追逐潮流趋势,而Z世代则更关注产品本身,因为认可国潮品牌的产品质量而进行购买 ,反而更关注品牌及产品本身。
对Z世代而言,相较于网红产品的噱头,产品本身更值得考量,个人喜好更重要。
受年龄层的自然影响,Y/Z世代对于消费领域也有不同侧重偏向。年消费金额维度,根据TalkingData的用户调研数据,Y世代在汽车、育儿等方面承担更多压力,而Z世代的消费重点较为自由,在游戏、阅读、听歌、看剧等娱乐方面以及潮鞋、手办、汉服等爱好消费领域的消费意愿明显高于Y世代。
即使是未来消费计划,Z世代在服饰穿搭、美妆护肤领域的消费意愿也明显更强,相比之下Y世代对于育儿母婴、医疗、学习教育的更高关注,两个世代的消费指向有较强差异。
同样的差异也体现在两大人群对于移动应用的偏好上。TGI指数上,Y世代对于学习教育、新闻资讯、汽车服务、房产服务、移动医疗、育儿母婴、新零售等应用类型的偏好都与Z世代比都明显较强。
总结来说,相较于Y世代,Z世代的消费中对于「自我价值」的诉求更为强烈,包括在个人兴趣爱好上进行大额投入的「兴趣投资」、以获得情绪价值为目的的「娱乐至上」式消费、出于对品牌和商品价值倡导的认可的「为爱买单」等。
因此,对于Z世代消费群体,品牌不仅需要考虑如何提供他们所需的功能价值,还需注重产品和品牌所传达和提供的精神与情感价值。
趋势渐显引导品牌新机会
随着Z世代消费力量的崛起,他们与Y世代间消费观念、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的差异势必会带来需求的差异。这样的变化趋势,对各细分类目都带来了新的变化与机会。在不同世代的需求间,捕捉机会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了品牌新的增长点。
以汽车行业为例,选购汽车时,其安全性和性能无疑是首要考虑因素。而根据TalkingData用户调研数据,在各项考虑因素中,除以上两项外,Z世代对于车辆外观的关注度较Y世代明显更高。
这样对于车辆个性化外观的需求,在新能源车的选购偏好上更加明显。从调研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Y世代的关注点更加务实,新能源汽车的高性价比、充电是否方便、是否有免税政策的补贴都是他们会优先考虑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原因,同时也会更在意新能源车的保值及安全性问题。而Z世代更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科技感外形,以及是否能提供更多的可选车型。
在这样的需求趋势下,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车辆外观选配、定制方案,成为了车辆自身性能之外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相应带动了汽车外观涂装、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兴起。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为更多的细分市场带来了发展机会。
如近两年行业中品牌数量快速增加的食品饮料行业,其中的新品牌大多定位于细分领域,针对特定人群,提供差异化产品。
举例来说,同样都是为年轻消费者提供烹饪难度低、耗时少、口味佳的面食,空刻和霸蛮,一个选择专注于地道的意大利面产品,一个专注于湖南米粉,各自建立了强品牌认知,收割了不同口味偏好的忠实消费者。
专注细分垂类更易打开Z世代消费者市场的原因,一方面是在繁杂的消费信息中,聚焦的内容输出更容易被消费者捕捉;另一方,在细分领域专、精的态度更容易被消费者接纳和认可。
而这样捕捉机会的能力,建立在对细分市场的充分了解和全面评估之上。对于新消费群体,了解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偏好,功能需求和精神需求,结合品牌自身能力与优势,以及品类及场域特点,制定相应策略,从而实现品牌的新增长。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北京世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0544号-1
Copyright ©2003-2019CRC Med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