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春分已至,中国最美的春天在哪里?

  • 分类:华夏风物
  • 作者:邸丹彤
  • 来源:华夏风物
  • 发布时间:2022-03-19 18:0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多地疫情爆发,无法出门远行,带你一起足不出户看遍华夏大地的春华烂漫。

春分已至,中国最美的春天在哪里?

【概要描述】多地疫情爆发,无法出门远行,带你一起足不出户看遍华夏大地的春华烂漫。

  • 分类:华夏风物
  • 作者:邸丹彤
  • 来源:华夏风物
  • 发布时间:2022-03-19 18:07
详情

 

2022年3月20日23:33,太阳重归黄经0°,时至春分,已是仲春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写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农历二月中的春分,又称日中、升分,以等分的昼夜、不冷不热的天气,成为二十四节气中深谙“中庸之道”的时令

 

 

从惊蛰的“桃始华,仓庚鸣”,到候鸟北归、雷电现身的春分,大自然的“默片”时代逐渐谢幕在春和景明的三月,灿若云霞的百花、迁飞争鸣的候鸟、忙而有序的耕作共同组成画卷,自古以来是踏青赏春的佳期。

 

东湖磨山樱花、春鸟、嫩柳和梯田。©图虫创意

 

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第三年,即使我们仍然无法远行,春色依然就在你身边。

 

中国赏春景地图 ©华夏风物

 

 

春分前后,粉红的樱、桃、杏和海棠,洁白的梨花和玉兰,黄澄澄的油菜花和风铃木,还有蓝花楹、紫藤、杜鹃……次第吐蕊的春花是大江南北最美的妆容。

 

这些千娇百媚的花儿背后,还簇拥着一个如今鲜为人知的花朝节

 

花朝节是为花神庆贺生辰的日子,典籍中最早的花神形象来自《淮南子》中“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兽草木”的女夷。有趣的是,花神在性别和数量上并没有限定江南十二个月便有不同的花神担纲,苏州虎丘一带,二月杏花神为杨贵妃,六月荷花神为西施,十一月的山茶花神竟是白居易。

 

清代潘振镛《花神图》,画中共有13位头上簪着不同鲜花的女子。©旅顺博物馆 

 

由于各地的花信迟早有别,花朝节更是所有全国性节日中,日期最不固定的一个如北方多为农历二月十五,江南一带多在二月十二,川、粤两地有在二月中的、也有在二月二的。虽然现在花朝节已经式微,但在古代也曾与八月中 秋齐名,点染着古人赏花弄月的浪漫情思。 

 

这一天,古人的节目也暗合如今的春日踏青,他们会扑蝶、放风筝、逛花市,或是将五彩的纸笺、丝帛,裁剪成鸟蝶等形状系于花枝,称为“赏红”,有护佑花木、祈愿好景常在之意。

 

花间的风筝、许愿风铃和报喜斑粉蝶,细碎的美好组成了春日最美的风物诗。©图虫创意

 

许多妇人还要结伴前往花神庙拜祭,苏州虎丘、南京雨花台、北京圆明园中都曾有这类建筑。而如今尚存一丝风韵的,大概只剩下西子湖畔的“湖山春社”了。

 

湖山春社现名为“竹素园”,现在已经是西湖十景中“曲院风荷”里的一座小园子。正门楹柱上刻有“翠翠红红莺莺燕燕,风风雨雨暮暮朝朝”,还是曾任浙江巡抚的李卫,在修立之时请人写下的对联内容。(图源网络)

 

虽然节庆盛况不再,但赏花的兴致不会随时代湮灭。像昆明金殿、南京莫愁湖、宁波梁祝文化公园、湘潭盘龙大观园等地,都有汉服游园免票的活动,是中国人不负春光的仪式感。

 

另外,鲜花入馔的食俗也从未被抛置脑后。新鲜的花瓣可以入馅,制成花糕、汤圆;也可以酿酒,粉桃、玉梨、红杏滋味各异;还能直接做成酥炸玉兰、槐花蛋饼这样的正菜佳肴。

 

样式繁多的“花”料理,从左至右依次为槐花饼、桃花酥和炸玉兰。©图虫创意/网络 

 

不像汉族花朝这般衰落,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仍然传承着花的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是壮族的花婆节。花婆是壮族民间信仰中掌管赐花送子、护佑儿童健康成长的神祇,如今在南宁蒲庙的五圣宫一带,仍留有“花婆施粥”、放花灯和巡游等习俗。

 

距离南宁市中心约20公里的五圣宫(上图,登后山的俯瞰视角),是人们烧香拜神的圣地,花婆节期间香火(下图)更是旺盛。(图源网络)

 

阳春三月,大理剑川的河谷会开满洁白的梨花,白族的传统盛会梨花会随之而来,相传是为了纪念名叫“梨花”、赶走黑魔鬼的勇敢少女。至于花街节,虽然名字中也带了个“花”字,却指的是如花似玉、盛装而来的花腰傣姑 ,是玉溪哀牢山下男女青年传情的节日。

 

大理奇峰梨花村是一个原始的白族村落,这里的梨花树生得老干虬枝,颇有历经风雨的韵味。©图虫创意  

 

昼夜等长、平分春色的春分,在其他国家也是重要的节庆。在同样拥有二十四节气的日本,春分是以祭祀为主题的法定假日。在伊斯兰教国家,人们更是会在3月20日-22日间,隆重地举行诺鲁孜节(又译作纳吾肉孜节),欢欢喜喜地迎接春天。

 

 

仲春也是动物从冬眠中苏醒的季节。

 

正如黄河流域的古人观察到的,春分前后,以燕子(玄鸟)为首的候鸟纷纷从南方北归,定居的留鸟也将求偶提上日程。与秋季大迁徙相比,奔向繁殖地的春季迁徙带来了更强烈的生命律动。

 

北方的春天,气温适宜、花草茂盛、昆虫繁多、天敌较少,更加适合鸟儿的繁殖和育雏。©图虫创意

 

全球范围的8条候鸟迁徙路径中有3条穿越了中国,分别是:东非-西亚迁徙路径、中亚-印度迁徙路径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径。

 

这3条通路也形成了中国西部、中部和东部的鸟道,全球约20%-25%的候鸟都是“春运”的主力军,常常会掀起波澜壮阔的“鸟浪”。

 

4月摄于辽宁营口西海岸的鸟浪,犹如鲸鱼摆尾。©图虫创意  

 

其中,东部线路凭借天然的山脉和江河入海口等易于辨认的地标,成为最受候鸟青睐的“通勤要道”坐落于江苏盐城,中国唯一的潮间带湿地类型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也在这条迁徙路线上。

 

盐城大丰湿地一隅,状如绿色的肾脏。©图虫创意

 

暮色中翩翩起舞的反嘴鹬。©图虫创意

 

这片683万亩的滩涂湿地,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沛的海岸之一,17种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鸟类都会在此落脚极危物种勺嘴鹬也位列其中。不过在春天,很难觅得这种嘴上挂个勺的可爱小鸟,每年的8-10月才是它们到访盐城的时候。

 

嘴上挂个勺的鸟界“顶流”勺嘴鹬。(图源网络)

 

因为此时,破冰回暖的北方才是春季候鸟迁徙“大片”的放映场

 

中俄两国的界湖兴凯湖所在的湿地是世界最大的三块湿地之一,3-4月里,候鸟每天的迁徙量可达惊人的17.6万只。

 

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辽宁也颇受垂青,盘锦的双台子河口保护区便是世界上最大的黑嘴鸥繁殖地,也是中国丹顶鹤产卵的最南线。

 

扎龙是丹顶鹤的故乡,春有仙鹤衔春、冬有鹤舞雪原,四季景致各有千秋。©图虫创意

 

在西北地区,宁夏石嘴山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节点。沙山、湖泊、湿地和芦苇荡交相掩映的景观,是苍鹭繁殖的胜地。每年4月下旬,沙湖都会举办国际观鸟节。

 

渤海之滨貌不惊人的北戴河,不仅是京津冀都市圈的“后花园”,还有另一张更亮眼的名片——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这片由湿地和沿海防护林共同筑起的区域被称作“观鸟人的麦加”,是多达412种鸟类的栖息地,占中国总鸟种的1/3,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近70种,也有极度濒危的青头潜鸭

 

北戴河湿地是亚洲地区唯一的城中湿地。©图虫创意

 

俗语中有“不打三春鸟,不吃四月鱼”。自1992年《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首次将“爱鸟周”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后,每年4月底至5月的观鸟季,也是人们向这些横跨大半个地球的勇敢壮游者致敬的时候。

 

 

在历时悠久的农耕时代,著名的农谚“一年之计在于春”,最初指的便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春耕。在古代诗人和现代旅行者眼中,农民挥锹抡镐的劳作,也是昭示季节嬗替的风景线

 

正在种植水稻的农人 ©图虫创意

 

春耕的第一犁始于海南和台湾两大热带海岛的平原地带,从2月下旬便吹响了播种的号角。

 

在福建南部、云南南部和两广的无冬区,长时间的热量积累不仅使得三角梅、羊蹄甲、黄花风铃木、美丽异木棉早早开得满城花海,更是菠萝、枇杷等水果的天堂。

 

产自福建漳州的云霄枇杷素以早熟、鲜亮、多汁而闻名。©图虫创意

 

北欧有波罗的海,在广东湛江也有一片色彩斑斓的“菠萝的海”。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是有名的“菠萝之乡”,每3个菠萝就有1个来自这里。3月一到,这处“隐秘的角落”便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叶子、黄色的菠萝,仿佛被上帝打翻了调色盘般,令人惊艳。

 

徐闻菠萝种植景观带,3-4月为上市季节。©图虫创意

 

春分前后,遍栽水稻的江南丘陵,以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作物的黄土塬,乃至塔里木河绿洲等中国大部分地区,共同掀起了春耕的高潮

 

冰雪初融的江布拉克,这里有中国最美的高山麦田和牧场。©图虫创意 

 

对于干燥的北方来说,常常会苦于春旱。若是难以等到“贵如油”的春雨,便只好把灌溉农田的希望寄托给了春汛。

 

3月下旬至4月上旬,黄河冰凌消融,滔滔水流行至壶口,恰逢两岸山桃盛开,故而得名“桃花汛”,就连见此景色的杜甫都为之赞叹“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在东北,积攒了一整个冬日后方才消融的冰雪,甚至为松花江在春日送来了全年最大的汛期

 

 桃花汛 ©新华网

 

江南一带的春茶,也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和沾衣欲湿的“杏花雨”中,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正所谓“明前茶,贵如金”,在春分后、清明前所采摘的茶叶,最是芽叶细嫩、色翠香幽。杭州的西湖龙井、苏州洞庭的碧螺春自唐朝时期就被列为贡品。 

 

杭州梅家坞龙井茶园(上图)、碧螺春茶(下图)©图虫创意

 

在湖南紫鹊界、贵州加榜、广西龙脊,收割完油菜花后,这些梯田先后进入了灌水期直至端午,都能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见到犹如天空之镜般在水中映射着光影的壮美景色。

 

而到了5月上旬,人们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种下大豆和玉米,大兴安岭、长白山区等东北高纬度、高海拔地带,为忙碌的春耕画下尾声

 

 贵州黔东南肇兴侗寨春耕梯田风光。©图虫创意 

 

广阔的大陆架与星罗棋布的淡水湖,为“水上春耕”提供了舞台

 

在山东荣成,人们忙着收获肥美的海参;在闽北的霞浦滩涂,刚刚出海捞完鱼苗的渔人,还要惦记着晾收海带;在太湖、洪泽湖等大型湖泊中,养殖的蟹、鱼、虾纷纷迎来了投饵期……历经肃杀的江河湖海,随着春日喧闹起来。

 

4-6月是霞浦的海带采收季,霞浦是中国的“海带之乡”“紫菜之乡”。©图虫创意 

  

 

公元600年前后的某个春日,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叶轻舟缓缓荡漾。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伸入幽静的山谷,有人纵马而来,亦有人踱步流连。半山腰处的三两间佛寺,守着锦簇的花团,一同沉醉于旖旎绝色中。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中国山水画的开山之作。©故宫博物院

 

稍纵即逝的春光,就这样被展子虔留在了方寸之间的青绿山水中。弹指一挥千百年,我们仍然能通过《游春图》看到古人怡然赏春的情思。 

 

纵使当前疫情肆虐,只要不失去悠游自得的心境,你的身边、回眸与指尖,处处都藏着中国最美的春色。

 

 

文丨邸丹彤

图片编辑丨小虎

封图、海报手绘丨小虎

来源丨华夏风物

 

关键词: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北京世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0544号-1

  

Copyright ©2003-2019CRC Med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