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物百科:汾酒
- 分类:华夏风物
- 作者:华夏风物
- 来源:华夏风物
- 发布时间:2021-03-08 18:0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酿酒,又过了两千年,人们开始把这种酒叫汾酒,汾酒至此出现,同时可以说是白酒的一个代表。
华夏风物百科:汾酒
【概要描述】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酿酒,又过了两千年,人们开始把这种酒叫汾酒,汾酒至此出现,同时可以说是白酒的一个代表。
- 分类:华夏风物
- 作者:华夏风物
- 来源:华夏风物
- 发布时间:2021-03-08 18:08
我们的生活需要酒,“小酒怡情”总能给人诗意的感觉。中国,可以说是白酒的天下。当酒的历史、文化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时,中国的酒也就慢慢与其他的酒有了区别。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酿酒,又过了两千年,人们开始把这种酒叫汾酒,汾酒至此出现,同时可以说是白酒的一个代表。根据这个时间和说法看,汾酒莫非真的是所有白酒的鼻祖?那为什么它又是在山西汾阳的杏花村呢?
一个拥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酒
让我们循着汾酒的清香,回到汾酒的过去。据《北齐书》中记述,北齐武成帝高湛在晋阳给其侄河南康舒王孝瑜的手书中说:“吾饮汾清二杯,劝汝于邺酌两杯。”这其中提到的“汾清”便是汾酒,古时汾阳亦称汾州,可见,在南北朝时期,汾酒就已经出现。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次对山西晋中的考古中发现,汾阳市杏花村遗址出现了酿酒的容器,当时这意味着告诉了世人,中国早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期就已经发明了人工谷物酒,杏花村仰韶酒器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酒器之一。由此推断,这便是汾酒的前身起源。
从现有资料看,汾酒已经四千多年的历史,上述的内容可以佐证。南北朝时期第一次以“汾酒”的名字进入二十四史,只是当时没有蒸馏技术,度数不高。汾酒在历经了历代王朝(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和魏晋)后,渐渐得到发展。尤其在西周时期形成的酒文化,可以说为汾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整个西周的酿酒、饮酒都成为一种风尚,那时人们发明了酒曲和“五齐”、“六必”的酿酒经验;同时设立了专人管理酒和背后的市场,甚至还形成“酒礼”、“酒德”,让酒文化变得丰富。
从那时开始,汾酒的技艺也得到很大改进,开始采用干涸工艺,固态发酵,大曲工艺,使用地缸生产,不接触窖泥,泥土中的杂菌不会存活,酿出的酒就比较清,这也是适配“汾清”这个名字,也因此,汾酒被视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在唐朝,李白曾经带着客人在汾阳饮酒,在喝醉的时候校对过古碑。由唐入宋,陆续出现不少对汾酒的记载,诗词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杏花村”的指代便是对汾酒的最好赞美。清朝时的作品《镜花缘》更是把汾酒写在第一位。
如今在稳步中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汾酒的传统工艺开始被纳入到工业标准中讨论,到80年代,以汾酒为基准的第一部《清香型白酒标准》出台。汾酒已经形成专业化的标准生产,在技术进步的条件附加里仍保留着对传统的延续和制作。
独有“清蒸二次清”的技法造就佳酿
清香型白酒是一种高酒精度的蒸馏酒,以清香著称。汾酒以晋中平原所产的“一把抓”高梁为原料,用大麦、豌豆制成的“青茬曲”为糖化发酵剂,取古井和深井的优质水为酿造用水。采取以“固态制曲、固态发酵、固态蒸馏”和“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传统工艺独家酿制。
其操作特点是先将蒸透的原料加曲埋入土中的缸内发酵,然后取出蒸馏,蒸馏后的酒醅再加曲发酵,将两次蒸馏的酒配合后方为成品。还可以再简单点理解便是每投入一批高粱,需将原料单独清蒸糊化一次,然后发酵两次,蒸馏出酒两次。这也是保证其“色、香、味”清香独特且不变的重要技法。
除此特别之处外,汾酒的整个制作流程也就与其他高粱酒相差不大。粉碎、润糁、清蒸糊化、冷散加曲、地缸发酵、蒸馏。只是每个步骤中肯定会有其独有的标准执行,汾酒便这样酿成。
举一杯汾酒,淡香清雅,透明无色,经过延续传统手法的酿制,造就佳酿玉液。喝一口,绵柔香滑的口感在舌尖停留,醇厚的味道像是不舍离去,停留口中,创造出悠长的回味,当整口酒都被饮尽后,仍然还有清爽的余味留存,让人迷醉。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北京世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0544号-1
Copyright ©2003-2019CRC Med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