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解读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 分类:专家视角
- 作者:世研指数网
- 来源:世研指数网
- 发布时间:2020-09-24 06:06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张鸣董事长认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由建筑业产业的现状决定的,是因为建筑业除了建造技术落后外,建筑业生产方式也同样落后,企业的转型要同时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建筑业转型的方向是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建筑业企业都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及建设装配式建筑工厂,而是需要通过对行业发展转型的把握以及自身的特点,确定企业的转型方向。
张鸣解读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概要描述】张鸣董事长认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由建筑业产业的现状决定的,是因为建筑业除了建造技术落后外,建筑业生产方式也同样落后,企业的转型要同时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建筑业转型的方向是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建筑业企业都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及建设装配式建筑工厂,而是需要通过对行业发展转型的把握以及自身的特点,确定企业的转型方向。
- 分类:专家视角
- 作者:世研指数网
- 来源:世研指数网
- 发布时间:2020-09-24 06:06
中国建筑业从传统的粗放发展向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建设转型。建谊集团作为建筑产业数字化先行者,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倡导者,在追梦路上选择和聚焦的是平台,所有的业务都将沿着平台进行整合与发展。
建谊集团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涉及建筑全产业链的产业化集团公司,是驱动产业数字化的建筑科技互联网企业。涉及到科技创投、建筑工业化、智慧城市服务于运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设计施工总承包一体化(EPC)等多业态的综合型集团公司。为城市智慧化管理、建筑工业化发展、建筑信息化平台化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
由建谊集团创办的铯镨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基于中国建筑业建立起来的数据化、工业化平台,彻底颠覆了原有建设过程中的秩序,为产业创造了生态、社群及组织,为建筑产业的各界人士提供建筑产业共享经济平台。从而将一个多元冗长的产业群体聚合在平台上,在新型平台化产业运行模式下,政府、银行、投资人、业主及建筑产业链上的设计、施工、材料、供应、工厂、运输、咨询、物业等都将改变自己的商业意识,用建筑产品创新自己的商业模式及工作模式,充分利用平台优势实现简约、快捷、优质、价廉,创建全新的建筑产业新经济时代。
在平台共享统一的数据,平台上内置了工业生态,便于生产、制造,而不仅仅是买卖交易,将建筑产品融合工业化的技术,致力于解决和改变建筑产业链复杂冗长、建筑产品散乱拼凑的痛点,实现整合产业链、优化工艺链。
张鸣说,建筑产业规模巨大,转型升级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中国拥有建筑产业的大国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产品优势、资源优势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建筑业各领域都积累了丰富建设经验和核心建筑产业技术,培养了强大建筑人才队伍,有覆盖全球的建设能力和建筑材料生产供应能力。建筑业首先要改变的是对建筑的认识,它是产品,不是一个过程。产品中的产品是行业中的一次协同,这种协同必然要用数据。只要能认识到平台的网络协同,所以必在线上,不必在线下。这种形式改变了旧的模式,降低了成本。
张鸣介绍,建设这个平台实属不易,要有强大的内定力,这是一个社会化平台,延展性很高。要有一个工作环境、生态。所以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超人的代价,因为它只有榜样,没有模板。搭造平台付出的代价相当大的,就像我这几年飞行30万公里在全世界领域和一些技术和产品进行高度的交流,通过这些来创造、集合这个平台,在全世界布设这个平台。
建筑产业产业圈之大、产业链之长、设计行业的种类之多、建筑的产品百万种之上,是建筑产品是人类生活必要条件。建筑业社会化的管理中占比三分之一以上,管理分散、效率低下、手段落后、服务低劣等极大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建筑产业缺乏产品意识,缺乏产品生产制造必要条件,没有建立起产品的有效条件,就无法从产品中抽象出它的管理产品模型,也就无法建立起建筑产品系统的管理理念,更不能效的组织起社会化协同有序的发展。
建造这样一种平台化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难点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平台是世界级的,不是中国级的,要用世界级的技术。这个过程中企业自身人员的素质要极大的提高和变化,还要重组。第二点:建筑业现在的状态和素质相对比较低下。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现在实现系统的信息化、数据化、平台化的企业甚少。我们要提供付出性的合作。第三点:行业在推动过程中,政策的支持要到位。线上做了先进的过程,线下再做落后的补充,这已经成了一个固有的模式,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设计施工一体化了,但在招投标时并不给我们一个条件。像这样具有十分挑战性的创新和企业蜕变式的变法不可能简单形成,需要行业精英大力度的推动才有可能。张鸣介绍,平台最大的力量就是聚合优质资源,依托建筑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找到优质的资源或项目,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可信的资金,更优质的人才极大的改变传统工作模式、管理模式,实现平台化、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等9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如何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绘制了清晰路线图。围绕《若干意见》里的新举措、新提法,结合“新基建”等带来的宝贵契机,如何在进一步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打造新型装配式建筑体系、更快更好解决传统结构和施工中的难点、痛点,成为建行行业普遍关注的重点。
张鸣指出,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是由建筑业产业的现状决定的,是因为建筑业除了建造技术落后外,建筑业生产方式也同样落后,企业的转型要同时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建筑业转型的方向是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但并不是要求所有建筑业企业都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信息平台和大数据中心,以及建设装配式建筑工厂。而是需要通过对行业发展转型的把握以及自身的特点,确定企业的转型方向。
张鸣说认为,《指导意见》要求2025年我国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将形成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引领并带动广大中小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到2035年,“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中国将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同样,留给企业转型的时间并不多。
最后,张鸣指出,建筑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古老建筑业所面临的一次脱胎换骨的变革。建造全过程和建筑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使用的BIM技术、互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运用,以及智能装备的使用前提是企业员工要掌握这些技术和装备。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北京世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0544号-1
Copyright ©2003-2019CRC Med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