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东江淮之间,与南京市山水相连,是南京“一小时都市圈”主要成员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要一翼。全市土地总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453.7万。现辖天长、明光2市,来安、全椒、定远、凤阳4县和琅琊、南谯2区。
滁州得名于滁河,滁河古呈“涂水”,滁州由古代“涂中”沿革而来。滁州地名从“涂”到“滁”的演变,是古人对客观发展的认识在造字法上的运用,可以用来解析滁州山水形胜的地理特点。
滁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为江淮丘陵地带,地表覆盖着大片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滁州因滁河而得名,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拥有1000多所大中小型水库。蜚声中外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AAAA旅游区和国家重点森林公园——琅琊山,与市区相依,山在城中,城在山中。
经济:
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801.7亿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30元,人均消费支出2091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26元,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358元。
滁州必游景点:
醉翁亭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撰《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 “滁之山水得欧公之文而愈光”。脍炙人口的佳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是家喻户晓。景区内亭、台、轩风格各异,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人称“醉翁九景”;其中欧阳修手植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欧阳修手书《醉翁亭记》碑堪称稀世至宝;醉翁亭被誉为“天下第一亭”。
古梅亭
古梅亭,原名“梅瑞堂”,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滁州判官张明道为观赏古梅花而建。民国十七年(1928年)滁州人书法家黄艺五在堂后崖壁题“古梅亭”篆刻一方,将其改名“古梅亭”,亭内壁嵌石碑六块,系清代文人张鹏翮等人所题。古梅亭与影香亭错落有致,别有风韵。
古梅亭外即为欧阳修手植“欧梅”,是我国现今尚存的四棵千年古梅之一。“欧梅”树高八米,华盖约五十平方米,有四枝主干。流连古梅树下,仿佛穿越千年的岁月,让人心驰神往。“欧梅”虽值暮年,但年年开花的古梅更让游人流连忘返,无不为其顽强的生命力所倾倒。
欧阳修手植梅处为“古梅台”,即一座由巨石垒砌的长方形花坛,坛的南面有清初题刻“花中巢许”四字。“巢许”即巢父和许由,均为上古时代的隐士。相传巢父因巢居树上而得名,他不营世利,别人以天下相让,他不接受。又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亦不受,逃到箕下,农耕而食。“花中巢许”,意在赞颂古梅的清白,高雅。
相关新闻链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铯镨网
华夏风物
新基建产业联盟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北京世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5057290号-5
Copyright ©2003-2019CRC Med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