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Taizhou),简称“泰”,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南部濒临长江,北部与盐城毗邻,东临南通,西接扬州。全市总面积5787.2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占77.85%,水域面积占22.15%。市区面积1567.13平方千米。
泰州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时(公元937年)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梅兰芳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
泰州是承南启北的水陆要津,为苏中门户,自古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泰州,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泰州所辖县市(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百强县,同时泰州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42。
2018年11月,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12月,被评为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
经济:
2018年泰州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大关,达到5107.63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42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5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19元。
泰州必游景点:
凤城河风景区
凤城河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城区中心,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融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于一体,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旅游观光。
风凤城河畔,望海楼、桃园景区内30多个景点汇集了泰州历史、戏曲、民俗、商贾四大特色文化。景区内核心景观望海楼,始建于宋,明清重建,更领江淮雄风,国学大师文怀沙老人称其为“江淮第一楼”。楼西文会堂,史载初为北宋滕子京所建。列北宋时在泰为官,而后升迁至宰相的晏殊、范仲淹、富弼、韩琦、吕夷简五相史料,堂前植“五相树”;立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所作范仲淹青铜塑像,加之以景区内的已有千年之久的州城遗址和宋城古涵等景点,一切尽显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名城名宦交相重”的辉煌历史。望海楼隔河为桃园景区,取孔尚任寄寓泰州陈庵创作《桃花扇》之意,与泰州梅园戏剧、柳园评话相联,三园一线,形成“戏曲文化三家村”的独特人文旅游景观,徜徉其中,宛若行走于中国戏曲文化之长廊。景区内,凤凰姑娘、飞来钟、齑汤桥等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同样使人流连忘返。桃园东侧六百米长的麻石老街,青砖黛瓦,展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泰州古街巷,皮包水、水包皮,戏院书场,泰州古城的草根文化在这里尽现。该景点已被定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2012年在首届“乐游长三角·旅游休闲双百佳”推选活动被评选为“长三角100个不得不去的地方”。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李中水上森林位于兴沙公路舜生桥附近,林地面积1050亩。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干部群众为合理开发利用荒滩资源,将这里的荒滩开发成一条条垛格,栽种适应水中生长的池杉、水杉等树木品种,林中间种艿芋、油菜等经济作物。如今栽种的10万余株水杉、池杉等品种树木已长成高大茂密、生机盎然的水上园林。目前林木蓄积量1.5万立方米,且每年以12%的速度递增。形成“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的独特水乡景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雀等鸟类,野生动物比以前增加10多种,林中鸟最多时有6万多只,正常有3万只左右,鸟窝随处可见,周边风车转动,荷塘映照,是目前里下河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工湿地森林生态系统。
相关新闻链接: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微信二维码
版权所有北京世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9030544号-1
Copyright ©2003-2019CRC Media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二分